42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考慮哪些因素?

作者:馬清浩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包括配合比計算、試配、調整和確定等步驟。配合比計算公式和有關參數表格中的數值均系以干燥狀態集料(系指含水率小于0.5的細集料或含水率小于0.2的粗集料)為基準。當以飽和面干集料為基準進行計算時,則應做相應的修正。

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一)混凝土配制強度(?cu.o)

423-1.jpg

式中?cu.o——混凝土配制強度,MPa

?c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MPa

δ——混凝土強度標準差,MPa

遇有下列情況時應提高混凝土配制強度:

)現場條件與試驗室條件有顯著差異。

C30級及其以上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采用非統計方法評定。

混凝土強度標準差宜根據同類混凝土統計資料計算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計算時,強度試件組數不應少于25組;

)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C25,其強度標準差計算值小于2.5MPa時,計算配制強度用的標準差應取不小于2.5MPa;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等于C30或大于C30級,其強度標準差計算值小于3.0MPa時,計算配制強度用的標準差應取不小于3.0MPa

)當無統計資料計算混凝土強度標準差時,其混凝土強度標準差δ可按表取用。

423-2.jpg

(二)水灰比

混凝土強度等級小于C60級時,混凝土水灰比(W/C)宜按下式計算:

423-3.jpg

式中αaαb——回歸系數;

?ce——水泥28抗壓強度實測值,MPa

)當無水泥28抗壓強度實測值時,公式中的?ce值可按下式確定;

423-4.jpg

式中γ——水泥強度等級值的富余系數,可按實際統計資料確定;

?ce——水泥強度等級值,MPa

)?ce值也可根據3d強度或快測強度推定28強度關系式推定得出。

)回歸系數αaαb宜按下列規定確定:

回歸系數αaαb應根據工程所使用的水泥、集料,通過試驗由建立的水灰比與混凝土強度關系式確定;

當不具備上述試驗統計資料時,其回歸系數可按表采用。

423-5.jpg

)計算出水灰比后應按表核對是否符合最大水灰比的規定。

423-6.jpg

(三)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wo)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確定:

水灰比在40~080范圍時,根據粗集料的品種、粒徑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

其用水量可按表、表選取。

423-7.jpg

423-8.jpg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藝的混凝土用水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流動性和大流動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驟計算:

以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為基礎,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計算出未摻外加劑時的混凝土用水量:

摻外加劑時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計算:

423-9.jpg

式中wa——摻外加劑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wo——未摻外加劑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劑的減水率,

外加劑的減水率應經試驗確定。

(四)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co)可按下式計算:

423-10.jpg

式中W/C——水灰比。

計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后,應查對表,是否符合最小水泥用量的要求。

(五)混凝土砂率

當無歷史資料可參考時,混凝土砂率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坍落度為10~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根據粗集料品種、粒徑及水灰比按表選取。

423-11.jpg

)坍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經試驗確定,也可在表的基礎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調整。

)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其砂率應經試驗確定。

(六)粗集料和細集料用量

粗集料和細集料用量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當采用重量法時,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當采用重量法時,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423-12.jpg

式中c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g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集料用量,kg

s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細集料用量,kg

w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砂率,

cq——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質量(kg),其值可取2350~2450kg

)當采用體積法時,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423-13.jpg

式中ρ——水泥密度,kg/,可取2900~3100kg/m

ρ——粗集料的表觀密度,kg/m

ρ——細集料的表觀密度,kg/m

ρ——水的密度,kg/,可取1000kg/m

α——混凝土的含氣量百分數,在不使用引氣外加劑時,α可取

)粗集料和細集料的表觀密度(ρρ)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 53)和《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規定的方法測定。

外加劑和摻合料的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 5011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漿中應用技術規范》(GBJ 28)、《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GBJ 146)、《用于水泥與混凝土中粒化高爐礦渣粉》(GB/T 18046)等的規定。

長期處于潮濕環境和嚴寒環境中的混凝土,應摻用引氣劑或引氣減水劑。引氣劑的摻入量應根據混凝土的含氣量要求并經試驗確定,混凝土的最小含氣量應符合表的規定;混凝土的含氣量亦不宜超過7%。混凝土中的粗集料和細集料應做堅固性試驗。

423-14.jpg

二、試配

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試配時應采用工程中實際使用原材料。混凝土的攪拌方法,宜與生產時使用的方法相同。混凝土配合比試配時,每盤混凝土的最小攪拌量應符合表的規定;當采用機械攪拌時,其攪拌量不應小于攪拌機額定攪拌量的1/4

423-15.jpg

按計算的配合比進行試配時,首先應進行試拌,以檢查拌合物的性能。當試拌得出的拌合物坍落度或維勃稠度不能滿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時,應在保證水灰比不變的條件下相應調整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為止,然后提出供混凝土強度試驗用的基準配合比。

混凝土強度試驗時至少應采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當采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時,其中一個應為上述所確定的基準配合比,另外兩個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較基準配合比分別增加和減少0.05;用水量應與基準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別增加和減少1%

當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與要求值的差超過允許偏差(《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 50164)時,可通過增、減用水量進行調整。制作混凝土強度試驗試件時,應檢驗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維勃稠度、粘聚性、保水性及拌合物的表現密度,并以此結果作為代表相應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驗時,每種配合比至少應制作一組(三塊)試件,標準養護到28時試壓。

需要時可同時制作幾組試件,供快速檢驗或較早齡期試壓,以使提前定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應以標準養護28強度或按現行國家標準《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GBJ 146)、《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漿中應用技術規程》(JGJ 28) 等規定的齡期強度的檢驗結果為依據調整配合比。

三、配合比的調整與確定

根據試驗得出的混凝土強度與其相對應的灰水比(C/W)關系,用作圖法或計算法求出與混凝土配制強度(?cu,o)相對應的灰水比,并應按下列原則確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用水量()應在基準配合比用水量的基礎上,根據制作強度試件時測得的坍落度或維勃稠度進行調整確定;

)水泥用量()應以用水量乘以選定出的灰水比計算確定;

)粗集料和細集料用量()應在基準配合比的粗集料和細集料用量的基礎上,按選定的灰水比進行調整后確定。

經試驗確定配合比后,尚應按下列步驟進行校正:

應根據上述確定的材料數量按下式計算混凝土的表觀密度計算值ρ

423-16.jpg

應按下式計算混凝土校正系數δ

423-17.jpg

式中ρ——混凝土表觀密度實測值,kg/

       ρ——混凝土表現密度計算值,kg/

當混凝土表觀密度實測值與計算值之差的絕對值不超過計算值的2%時,按上述確定的配合比即為確定的設計配合比;當二者之差超過2%時,應將配合比中每項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數δ,即為確定的設計配合比。根據本單位常用的材料,可設計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備用;在使用過程中,應根據原材料情況及混凝土質量檢驗的結果予以調整。但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重新進行配合比設計:

a.對混凝土性能指標有特殊要求時;

.水泥、外加劑或礦物摻合料品種、質量有顯著變化時;

.該配合比的混凝土生產間斷半年以上時。


服務熱線:
010-69648067
聯系地址:北京市懷柔區東亞華新灣A區73號樓104  郵編:101400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临沭县| 库尔勒市| 读书| 四会市| 临西县| 稻城县| 区。| 中宁县| 志丹县| 富民县| 南汇区| 萨迦县| 同仁县| 淮阳县| 石屏县| 扶绥县| 舟曲县| 通江县| 呼伦贝尔市| 大渡口区| 沾益县| 张北县| 四会市| 青田县| 阿巴嘎旗| 措美县| 通江县| 双峰县| 彭州市| 杭锦后旗| 高州市| 疏勒县| 奉新县| 永宁县| 静乐县| 阳信县| 纳雍县| 会昌县| 崇明县| 疏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