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中國混凝土外加劑是如何發展的?

作者:馬清浩

最早出現的混凝土外加劑是疏水劑和塑化劑,并于1910年成為工業產品。20世紀30年代,混凝土外加劑開始有了較大規模的發展,代表產品是美國以松香樹脂(vinsolresin) 為原料生產的一種引氣劑。50年代,國外又以亞硫酸紙漿廢液經發酵脫糖工藝等途徑生產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用于提高混凝土塑性,從而開辟了現代混凝土減水劑的歷史紀元。60年代,日本研制成功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高效減水劑,德國研制成功密胺磺酸甲醛縮合物高效減水劑,使混凝土技術得到了劃時代的發展。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商品混凝土的普及應用,日本又率先研制成功了反應性高分子化合物,較好地解決了大流動性混凝土坍落度經時損失大的問題。國際上代表性的高性能外加劑主要有氨基磺酸鹽高效減水劑、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包括烯烴馬來酸鹽共聚物和聚丙烯酸多元聚合物)。

20世紀30年代開始使用木質素減水劑,60年代日本和原聯邦德國研制成功高效減水劑以來,混凝土外加劑已有70多年的歷史。從60年代以后,外加劑進入了迅速發展的時代。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外加劑的科研、生產和應用也取得重大的進展。

混凝土外加劑開始是作為對混凝土有益的補充組分加入的,在實際使用中,很快成為所有優質混凝土的必需組成,在現代混凝土材料和技術中起著重要作用。

20世紀90年代初出現的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高技術的產物,被人們稱為21世紀的混凝土,它的出現是離不開混凝土外加劑的。高性能混凝土是當前國內外混凝土領域中研究的熱點,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種具有良好施工性能、體積穩定性好和高耐久性的混凝土。混凝土達到高性能的最重要的技術途徑是使用優質的高效減水劑和礦物外加劑(亦稱礦物外摻料)。高效減水劑能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增大坍落度和控制坍落度損失,賦予混凝土高密實度和優異施工性能;礦物外加劑能填充膠凝材料的孔隙,參與膠凝材料的水化,改變混凝土的界面結構,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強度和耐久性。也可以說90年代的礦物外加劑的開發應用,使混凝土進入了高性能時代。

20世紀50年代應用松香樹脂類引氣劑、木質素磺酸鹽塑化劑,并且推廣應用于官廳水庫、佛子嶺水庫和武漢長江大橋等工程;70年代,合成萘系減水劑;1990年以后又開展了氨基磺酸鹽和聚羧酸鹽系高效減水劑的研究。

混凝土外加劑促進了混凝土新技術的發展,如自流平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噴射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就商品混凝土而言,混凝土外加劑的應用解決了商品混凝土生產中的諸多技術難題,促進了商品混凝土的發展。商品混凝土的應用是建筑工程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商品混凝土的應用數量和比例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混凝土工業生產水平。


服務熱線:
010-69648067
聯系地址:北京市懷柔區東亞華新灣A區73號樓104  郵編:101400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湖县| 文成县| 苏尼特左旗| 宁都县| 三都| 乌兰浩特市| 扶沟县| 达拉特旗| 许昌市| 饶阳县| 济阳县| 嘉禾县| 蒲江县| 隆昌县| 岑溪市| 武鸣县| 德保县| 襄樊市| 郯城县| 新建县| 江都市| 鸡西市| 凤阳县| 来安县| 汤阴县| 新建县| 深水埗区| 吴忠市| 喜德县| 南充市| 江阴市| 威海市| 长宁区| 清苑县| 乃东县| 丰顺县| 珲春市| 民县| 连山| 旺苍县|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