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建筑砂漿外加劑如何進行配方設計?作者:馬清浩 長期以來,在建筑工程上應用于墻體建筑、內外墻粉刷、抹灰的砂漿基本上都是采用混合砂漿(即在水泥砂漿中摻加石灰膏或石灰粉)。這種傳統的建筑石灰砂漿由于使用原材料的固有缺陷和計量控制不準確等一系列因素造成建筑砂漿的質量低下,往往導致住宅建筑墻體的滲漏、屋面漏水,墻體粉刷起砂、開裂、空鼓等現象。另外,建筑石灰膏混合砂漿應用在建筑施工中,不但占用場地、污染環境,還嚴重影響文明施工,應當發展適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和裝飾工程中的砌筑砂漿、抹灰砂漿的建筑砂漿外加劑。 建筑砂漿外加劑應有的效果:一是對改善砂漿的和易性、可操作性有明顯效果,強度性能好;二是提高粘結強度,減少泌水,稠度好,易操作;三是砂漿適用于結構墻體砌筑和基礎墻等潮濕部位。 (一)組成 單一成分和功能的砂漿外加劑基本已淘汰,商品砂漿外加劑都是復合型砂漿外加劑。新型外加劑可以是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復合產品,也可以是有機或高分子聚合材料,是能夠全部替代石灰膏并改善砂漿和易性的外加劑。一般建筑砂漿外加劑,由保水增黏組分、引氣組分和減水組分組成,引氣組分使漿體體積增加,替代了石灰膏的體積,減水組分提高了砂漿強度,保水增黏組分提高了砂漿保水性,砂漿的綜合性能大幅度提高。砂漿外加劑也由單一的松香皂類發展為各種成分的有機、無機復合外加劑;由主要是以引氣成分為主的單一成分發展為引氣、減水、保水等復合型。目前常用的砂漿塑化劑主要是引氣劑類:木鈣、松香樹脂類和合成表面活性劑(如烷基苯磺酸鹽類、十二烷基磺酸鹽)。聚合物在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是作為增黏劑、增塑劑和保水劑,組成為: (1)聚合物水分散體 ①橡膠膠乳:有天然橡膠膠乳(NR)及合成橡膠膠乳氯丁膠乳(CR)、丁苯膠乳(SBR)、丁腈膠乳(NBR)、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膠乳(MBR)及聚丁二烯膠乳(BR)。 ②樹脂膠乳:有熱塑性樹脂膠、乳聚丙烯酸酯乳液(PAE)、聚醋酸乙烯酯乳液(PVAC)、聚氯乙烯-偏氯乙烯乳液(PVD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EVA)、聚丙酸乙烯酯乳液(PVP)及聚丙烯(PP)、熱固性樹脂膠乳(有環氧樹脂乳液及不飽和樹脂乳液)。 ③瀝青乳液:有瀝青乳液、煤焦油、瀝青橡膠乳液及石蠟乳液。 (2)水溶性聚合物或單體 此類聚合物有纖維素衍生物甲基纖維素(MC)、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鹽、聚丙烯酸鈣、糠醇、尿醛、有機硅、聚丙烯酰胺及三聚氰胺-甲醛等。 (3)粉末狀聚合物 此類聚合物有聚乙烯、脂肪醇、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膠粉等。 (二)基本配方實例 (1)一種石灰膏替代型砂漿外加劑其百分含量如下: 木鈣 30% ~50%; 三萜皂甙引氣劑 10% ~20%; 羧甲基纖維素鈉 2% ~6%; 聚乙二醇 5% ~10%; 十二烷基磺酸鈉 2% ~6%; 磺酸鈉 0% ~5%; 礦粉 20%~40%。 (2)另一種建筑砂漿外加劑配方為: 甲基纖維素 2% ~6%; 12烷基硫酸鈉 1%~5%; 木鈣 0% ~45%; 雙飛粉(碳酸鈣)填充量 44% ~97%。 雙飛粉可用礦渣粉、粉煤灰、水泥等礦物摻合料替代,其最佳組成及含量為: 甲基纖維素 3%; 12烷基硫酸鈉 4%; 木鈣 30%; 雙飛粉(碳酸鈣) 63%。 該外加劑使建筑砂漿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而且具有較好的強度、粘結度、抗收縮性能。 |